谁与争锋,”混床“VS”EDI“
原水经一级脱盐处理后,出水电导率≤10μs/cm,SiO2≤0.2mg/L,但是若需更**脱盐水,就需要在一级脱盐水的基础上进行二级脱盐处理。**常用的经济有效的二级脱盐处理工艺为混床及EDI工艺。
那两者之前到底有何优缺点呢,小编带大家来一起探讨学习。
1、混床系统
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填于同一交换柱内的离子交换装置为混床。均匀混合的树脂层中,阳树脂与阴树脂紧密交错排列,被处理水依次通过阳树脂和阴树脂,每一对阳树脂与阴树脂颗粒都类似于一组复床,故可以把混床视为无数组复床串联运行的离子交换装置反复进行脱盐,因而能制取纯度相对高的成品水。
混床中的交换树脂层可以选择多种阳、阴树脂的搭配,但目前在水处理系统中用强酸与强碱树脂装填的混床出水纯度高,使用广,其他性质树脂装填的混床出水品质较差,使用范围有一定局限。
混床的出水含盐量<1mg/L,电导率≤0.1~0.2μs/cm,SiO2≤0.02mg/L,出水pH值接近中性。
同阳床、阴床一样,混床树脂在运行一段时间失效受,也需要再生。按照再生方式的不同,混床主要可分为体内再生式和体外再生式两种。
2、 EDI系统
EDI(Electrodeionization)工艺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工艺相融合,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性透过作用与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完成水的深度脱盐,出水水质可控制在15MΩ.cm以下。在进行脱盐的同时,水电离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因此不需酸碱化学再生而能连续制取超纯水。**阳极再进阴极,减少CaCO3结垢趋势。与传统的离子交换工艺相比,其树脂用量少,大大节约了酸碱药耗,而且占地面积小,产品水质高。
独特的窄流道技术,使离子迁移行程短,产水电阻率高且除硅效果**佳;同时由于流道窄,模块的内电阻低,消耗电能低
由于长时间的运行或受进水水质的影响,EDI装置的产水水量或水质将出现不同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模块中产生结垢、有机物污染污堵等原因。针对不同的污染源, EDI清洗系统采用了酸洗和碱洗两种不同的清洗方式。
通过以上工艺的分别说明,各种工艺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优缺点比较详见下表:
设备名称 | 优点 | 缺点 |
混床 | 1、出水水质优良,出水pH值接近中性 2、出水水质稳定,短时间运行条件变化对混床出水水质影响不大 3、间断运行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小,恢复到停运前水质所需的时间比复床短,一般只需要3~5min 4、交换终点明显,失效前出水电导率明显上升 | 1、树脂层工作交换容量的利用率低,再生剂利用率低; 2、树脂破碎率大于复床 3、再生操作复杂,再生一次所需时间较长,再生成本高 |
EDI | 1、对进水含盐量的适应范围及含盐量变化的适应性好 2、无需化学药品进行再生,可连续生产合格水 3、无化学再生污染物排放,环保效益较好 4、出水品质好、稳定、制水成本较低 5、操作简单,易于管理,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 1、除盐彻底性不如混床好 2、水的回收率较低 3、初期投资较大 4、运行能耗大 |